Hiroshige Fukuhara "Codex Variabilis"

福原广重《变异法典》

2025 年 5 月 13 日 - 2025 年 6 月 10 日
9:00 - 16:00(每日开放)

福原寛重《变异法典》
时间:2025年5月13日 - 2025年6月10日,9:00 - 16:00 每日开放
场地:OM Art×Music(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东盐小路町735-3)
组织者:OM艺术x音乐画廊


 

本次展览“Codex Variabilis”是一个尝试从视觉上重新诠释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天真预兆”的项目。诗歌中模棱两可的预言以及纯真与暴力、美丽与毁灭等对立概念的交织,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意义。而在当今信息过载的时代,这些含义可以被看作是进一步扩展为“变量”。

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并没有引用诗歌本身,而是提取了每一段中所包含的象征性片段,并将它们重新组织成结构化的视觉主题。具体来说,他将一段诗歌转换成字母的形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字体,其中字母本身变成了雕塑图像。这并非简单的设计操控,而是基于语言意义可以通过结构和形式转化的前提,重构视觉和物理的“诗歌”。

用这个字母表描绘的信息由乍一看似乎与“纯真标志”无关的单词组成。然而,由于信件的形式本身就包含着诗意的结构和象征意义,观者既会感受到表面信息与背景中萦绕的诗意回响之间的矛盾感和共鸣感。这样,词语就从传达意义的“工具”重构为蕴含意义的“实体”,成为新的诠释的主体。

此外,在本次展览中,整本书《纯真之兆》被作为文学语料提供给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从中学习这首诗的世界观并生成虚构的人物。尽管这个人物没有被形象地刻画出来,但他在创作过程中从结构上融入了诗中的符号和图像。然后,通过使用Voronoi镶嵌重建图形,它被呈现为一个不具体的,而是分散的、重叠的、模糊相交的“意义集合”。在这里,人工智能的生成性与数学结构相交叉,试图将诗歌的本质形象化为一种“分布”。

在整个展览中,文本与图像、诗歌与代码、纯真与虚伪等对立的概念相互交叉,形成了一种相互波动、相互颠倒的结构。 《变异抄本》并不是一本具有固定含义的书,而是代表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转变过程:诗歌被分解成字母,字母变成图像,图像又被翻译回语言。

如果“意义”并不存在于预先写好的文字本身,而是出现在解读它们的行为中,那么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为这种行为创造一个“空间”。随着《天真之兆》这首诗的回响,它的意义是如何转化、重构,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我们希望您能喜欢这种从视觉和语言的交汇处重新审视“阅读”行为本身的尝试。


福原寛重

1975 出生于大阪
1997年 大阪艺术大学设计科 学士
生活并工作于东京

个展

2016 “调制” AI KOWADA 画廊,东京
2013 “实例化” AI KOWADA GALLERY,东京
2012 “递归” AI KOWADA GALLERY,东京
2010 “二元” AI KOWADA GALLERY,东京

联展

2012 “新画廊×新艺术家×新作品” AI KOWADA GALLERY,东京
2011 “画廊艺术家展2011” AI KOWADA GALLERY,东京
2001 “BUZZ CLUB:来自日本的新闻” PS1 MoMA 当代艺术中心,纽约
“媒体信息:透过语言看” 仙台媒体中心,仙台
1997 “菲利普莫里斯艺术奖#1:最终评选” 螺旋大厅,东京

艺术博览会

2013 “2013军械库展览”个人展,纽约,美国
2012 “2012军械库展览” 纽约,美国
2010 “迈阿密​​脉搏 2010” 美国迈阿密
2010 “PULSE纽约2010” 纽约,美国

艺术家声明

我感觉我们所谓的“存在”太过虚无缥缈,太过微妙,它的“存在”几乎令人怀疑。但当新鲜的花朵在短暂的时间内飘落时,我能在那短暂的时光里发现许多故事。

因为我觉得,即便每一个都不特别,但通过连接、编织和重叠,世界就会不断发生无限的变化。变量、函数、数组数据、参数、方法,对我来说,所有这些都是类似的编程。我希望将世界捕捉为可编程和可重复的结构。

这种变化的背景就是我对“现在”的感受,我对“存在”的感受。我想知道存在与不存在的界限在哪里。

福原寛重

返回博客